书朋网

书朋网>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2页)

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第2页)

这件事是慢慢地被平息下去,却无人再同情这位历史事件中漂浮的可怜的女子杨翠喜。她一生孤苦无依,命运完全是由他人掌控,幸福也是别人花钱就能买来买去,从来无人顾虑她的感受。最终她的结局到底如何?也是被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她孤独终老,有人说她做了商人的小妾后安顿下来,还为商人生了孩子。她的行迹匆匆,照片也就只是这么几张,人们只能在上面看到一点点她年轻时的美貌。

尽管在袁世凯大力庇护下,奕劻父子有惊无险,事情的疑点重重,但大家的议论无法平息。

在赵启霖被免职的第二天,载振自请开去所有职务,立刻获批。

事情的结果让大家迷惑不解,赵启霖被免职,载振辞职照准,段芝贵的职务不恢复,这本就自相矛盾,谁也猜不透慈禧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御史的责任是发现问题就应上奏,不能保证问题的真实性,问题是否属实可根据调查去得出结论。所谓言者无罪,御史因上奏问题而获罪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而赵启霖在督察院极有威信,人缘又很好,御史们各个不平,准备联名上奏。

都御史陆宝忠见大动公愤,遂出来调停,上奏为赵启霖辩护。

三霖公司的另一个,御史赵炳麟则以挂冠去职为赵启霖力争,朝廷则闭上眼睛一律不准。

三霖公司的江春霖不甘心,五月二十三日再次上疏。指出载沣和孙家鼎复奏的案情有六个疑点:

其一、买献歌妓之说起源于天津报纸,假如真是王益孙买杨翠喜为使女,怎么可能搞错?

其二,天津买一使女,明码标价百多元,而杨翠喜身价高达三千五百元,王益孙是傻子吗?

其三、杨翠喜声色艺倾动天津,年少红颜,岂能甘愿为使女。

其四、证人供词明显不同,有明显的捏造掩饰的迹象。

其五、杨翠喜身为名妓,生活在脂粉绮罗之中,怎会干使女的活计?

其六、杨翠喜色艺双颜,王益孙必会动情,买使女一说肯定是为了遮人耳目。

由此可见,即使王益孙冒名顶替载振,把杨翠喜领走不实,但王益孙“买妓为妾之事更无疑义”,按照大清律例的规定,职官纳妓应受处罚。

因为,王益孙不仅仅是个富商,也是个有官职之人,是兵部候补郎中。至于他的这个官职是不是花钱买的,就不得而知了。只是,花钱买的官也是官,享受官员的待遇,也要受官员行为准则的约束。

江春霖的想法是,王益孙为自保也只能说实话。最终使这个案子真像大白,扳倒奕劻,为赵启霖平反昭雪。

他的想法很不错,只是朝廷同样不予理会。

“好险呀,袁兄弟,这一次亏得你运筹帷幄。”奕劻话里充满对袁世凯的感激和钦佩。

在奕劻家的客厅里,奕劻、载振、袁世凯三人正在商量着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