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第31章 戊戌变法(第2页)

第31章 戊戌变法(第2页)

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组织发动下,北京应试的一千三百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

虽然,此上书因顽固派的阻挠,没有送到光绪帝的手中;但这可以说是戊戌变法的一次演习。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积极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经验教训。在各地创办了许多报刊、学会、学堂,为变法制造舆论,培养人才。

一八九五年八月十七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鼓吹变法,并组织了一个强学会。

从思想体系上来说,袁世凯肯定属于维新派。

从年轻时开始,他就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否则,他的科举之路也就不至于走得那么糟。

在朝鲜他就用“西法”训练新军,可见他对外是呈开放姿态的。

驻节朝鲜十多年,常和西方人打交道,他和清廷那些井底之蛙视野怎么可能同日而语呢?

早在一八九五年七月,袁世凯就结识了康有为和梁启超,并替康有为把万言书呈递给荣禄。

一八九五年八月,康有为组织强学会时,他是参加者之一,而且是积极分子。曾为学会捐款五百元,还发动别人捐款。

一八九七年十二月,袁世凯上书支持变法的翁同龢,并公开宣称:“时局危险,必须变法,变法之政一时难于毕举,应选择用人、理财、练兵三项着力变革。”

事后不久,袁世凯继续上书:“中国目今情势,舍自强不足以图存,舍变法不足以自强。……各国之所以富强者,不过用变法之人,行变法之政;我之所以贫弱者,不过用守旧之人,求变法之治。”

一八九八年三月,袁世凯还在和翁同龢讨论变法。

有明文记载,说袁世凯是“其言必亡必分之道,必须大变法,以图多保全数省”。

不但如此,在变法初期,他仍然是变法的极力鼓吹者。

同年的八月二十四,老佛爷和光绪皇帝决定十月前去天津阅兵,京津一带盛传着天津阅兵时荣禄将要废除光绪的传言。

要废光绪,对于老佛爷来说,易如反掌,为什么非要等到天津阅兵呢?显然这是无稽之谈,是谣言。

但这是谁造的谣呢?维新派和保守派都有可能。

如果是维新派中的激进派,目的在于激化矛盾,促使改革派采取进一步行动,尽快搬开改革的绊脚石。

如果是保守派,目的同样是为了激化矛盾,制造紧张空气,引诱改革派采取过激行动,给镇压改革派找到下手的借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