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铁血残明 > 第三十一章 民情(第3页)

第三十一章 民情(第3页)

结果百姓又纷纷指着快手大骂,还有人混在人群里面朝着快手扔石头,李班头一伙连忙在门口的石狮背后躲藏,围观的百姓都大声叫好。

八月的桐城十分闷热,此处人多又在烧纸,更是犹如蒸笼一般。

庞雨已把那皂隶服脱了拿在手上,看到快班挨打只觉得有趣,看得乐呵呵的。

何仙崖擦擦额头的汗水低声道,“方才不便跟二哥说,那岳季平日在清风市找活,帮着几家粮店送货,自己有时在城外收粮,卖给那要买粮的市井人家。”

“那郑老是否不许他卖粮?”

“正是,因秋粮征收多半是折色,小农需到粮商处将粮食卖出换成银两,才能去县衙投柜,郑老他们这些牙行知道小农此时必须换银,便与那粮商一起压低粮价,平日一两的粮价可压至五钱,还要用大称收粮,一百三四十斤才足一石。”

庞雨拍手道,“原来如此,差价如此之大,所以便有岳季这种挑夫看到其中的利润,自行从城外买来粮食售卖给城中百姓,他可能买来五六钱,卖给百姓九钱,买卖双方连带着小农都有便宜。

唯一吃亏的是郑老一伙,郑老要确保粮店价格一致,才能达到垄断,决不能容忍有人借着价差在中间谋利。”

“其实那岳季只是小本生意,百姓每次不过买十来斤,岳季挑了百余斤,卖完能挣两三钱银子,郑老连这个都不能忍。

岳季刚沿街卖了几户熟识的街坊,便碰到了郑老一伙,郑老要收他的粮担,两人抢夺起来,汹涌,郑老一伙销声匿迹,无人敢来阻拦。”

庞雨轻松的道,“要不是老子没本金,现在就买一万斤屯着,慢慢卖街坊也能赚。”

何仙崖皱着眉头想了半天,庞雨说的似乎有道理,但又不能完全放心,这么想着很快便到了南门。

庞雨跟已在门口的几名皂隶打过招呼,大摇大摆的带着三个挑夫出了城门,门口果然有不少农民挑着担子进城。

南门外是桐城往淮北的官道,和向阳门都桐城最繁华的城门,南门外街上有许多店铺,小贩也多,连桐城的人口市场也在这里,插草卖身的在街边跪了好长一段。

庞雨伸出铁尺拦住几个,那些农民见到是皂隶,又带着铁尺,都受了不小的惊吓。

连忙老老实实的停下,把粮担放在地上。

都是满满一挑,庞雨想试试斤两,蹲下去把扁担扛在肩上往上一顶。

“哎哟。”

庞雨肩膀一痛,挑子居然纹风不动,庞雨最近也做了一些力量训练,但肩膀确实受不了这痛,不知道这些农民是怎么挑着一百多斤走了那么远的路。

“你们这力气真是厉害,走了多远来的?”

其中一个农民点头哈腰的道,“柳树里来的,估摸有个七里路。”

“这体力了不起。”

庞雨对着几个农民竖起拇指。

那几个农民自然也不懂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但都憨厚的傻笑起来,他们的笑里都带着讨好,不敢真的嘲笑这个皂隶,虽然皂隶在知县眼中如蝼蚁一般,但在这些小农面前就代表着权力。

“这粮我收了,也给你们五钱…算了,少爷当个好人,六钱银子一石,一百二十斤足一石。”

几个农民一听顿时千恩万谢,他们都知道行情,这个条件自然比粮店好多了。

一个农民开口道,“那官爷要我们送到何处。”

“何仙崖你带他们去我家门市。”

庞雨对着何仙崖道,“走城外从宜民门进城。”

何仙崖应了,顺着城壕从城外过去,这样在城内的时间很少,更不引人注意。

庞雨待何仙崖走远,也准备去城门当值,看那郑老会不会来自投罗网。

正要抬步的时候,听到身后传来一声轻轻的声音。

“叔。”

庞雨本以为是叫别人,但这声音似乎在脑海深处与某个印象重合了。

庞雨皱皱眉头转身过来,只见一个小小的身影跪在路边,身后插着一个草标,面孔上那双乌黑的眼睛带着泪光,但依然清澈而明亮。

“孙田秀!”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shupenwgang。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