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网

书朋网>东汉末年枭雄志 > 番外·大结局(第4页)

番外·大结局(第4页)

他设立了并不符合当时统治阶级利益的科举制度,使得当时占据文化层面垄断地位的士族非常不满,并且最终在延德七年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皇帝和士族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最终爆发。

这些问题还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细节,暂且不论,我们单说科举制度创立之后,魏太祖对选拔人才方式的改革,比如不断削减儒家五经的考试分量,增添农业、天文、地理、数学等学科的重要性。

这一点在当时来看真的是相当的先进,甚至具备开创性的意义,在儒家奇技淫巧思想和道家机心思想的压制下,魏太祖却顶住压力引入这些内容进入科举考试的范围内,甚至可以说这是一场文化思想上的革命。”

郭泽顿了顿,又换了一张幻灯片,这一次显示的是魏国初版格物学教科书的照片。

“在这场科举革命当中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应该就是魏太宗兴元三年,魏国太学开设格物学这一学科这件事,十五年前,魏首任内阁首辅、财政部尚书王粲的坟墓被发现。

当时最大的收获就是在他的坟墓中发现了兴元三年最初版的格物学教科书,那本书也是做了很好的密封工作,非常完整,很好的填补了史料记载的不完整。

在那之前,我们只能从部分文人笔记之中知道这本最早的格物学教科书的部分内容,而不知全貌,之后,咱们就能了解到最早的格物学教科书给魏国的学生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迪。

当时,很多考古学界的前辈都深感震撼,觉得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古人居然对自然科学的了解达到了如此程度,也难怪魏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如此迅猛。”

说到这里,郭泽深吸一口气。

“但是这一次的发现,却让我们感到更加的震撼,因为魏太祖皇陵中的这几本格物学教科书,和王粲坟墓中的格物学教科书,存在相当一部分的不同。”

底下的学生们开始躁动起来。

郭泽也没有吊他们的胃口,直接更换幻灯片。

“我们在皇陵里发现的格物学教科书,存在着王粲墓中格物学教科书所没有的内容,比如这一部分。”

幻灯片上赫然显示着关于天体运行的一部分内容。

比如上天无灵,太阳月亮星辰的出现都是自然之理,日月交替是星体运动的原因,脚下土地并非天圆地方,而是球体,人们生活在一个球体上,之所以不会掉落,是因为受到了某种吸引力的牵引。

这一部分足足有十二页纸,虽然讲述的内容比较粗浅,并未深入探讨,但是这却也足够震撼人心。

“这一部分内容是本次发掘工作的最新发现,也是最重要的发现,再过不久就要公之于众,这些内容的发现,虽然不至于改写历史进程,但是却对我们研究那段历史有重大的意义。”

郭泽双手撑在讲台上,开口道:“按照时间来算,这一版本的格物学教科书应当是出现在兴元二十年之前,而史载最早版本的格物学教科书出现在兴元三年。

王粲墓内出土的那本格物学已经证实了史书的记载没有错,那么为什么,魏太祖皇陵内会出现内容不尽相同的格物学教科书呢?甚至还被单独放在了一个墓室之中,以示重视。

整个魏国全部的史料记载,无论是官方史书,还是野史,后人随笔等,都没有任何一条讲述过这一版本格物学的内容的记载,而这一部分内容的正式出现,则是在魏帝国覆亡四百余年之后的唐帝国时期。”

郭泽环视了一圈满是震惊之色的学生们:“同学们,那时,距离魏太祖去世,已经过去了八百年,八百年!”

学生们震惊之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为这颠覆性的发现感到惊叹,觉得不可思议。

“八百年后的唐帝国时期出现的相关理论,居然在八百年前魏太祖的陵墓之中被发现了,这意味着什么?”

郭泽深吸一口气:“我们非常震惊,之后,我们对这本书和那个盒子做了检测,检测它的诞生年代,最后确定,它的确是魏帝国早期的物品,并非后人伪作。

排除一切不合常理的不可能的因素,唯一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这一版本的格物学,和魏太祖本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至于它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而是被魏太祖带在了身边陪葬,无人知晓。”

郭泽说完,整个课堂静悄悄的,每一个学生都感觉自己仿佛触及了某个极度敏感的神秘事件之中。

就连刚刚还在担忧自己要挂科的吕小布,都深深的沉浸入这种氛围之中,无法自拔。

一名学生举起了手,郭泽点了点头。

“郑伟同学,你有什么要说的?”

“老师,您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

郭泽抿了抿嘴唇,笑道:“你是怎么看的?说说,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你可以自由发挥。”

“我……”

郑伟低下头想了想,开口道:“这会不会是当时的某位先贤所提出来的想法,但是魏太祖觉得这种理论的出现会危及他的统治,皇帝是天子,如果上天无灵,皇帝的统治就危险了。

所以他就把这种理论给禁绝了,他的做法也为后代所有皇帝沿用,压制思想的发展,以致于魏帝国的思想统治一直都非常严厉,魏国算术堂和格物堂屡屡出现思想方面的罪犯被问罪。”

郭泽笑了笑。

“那他为什么又要把这三本书放在他的陵寝之中,还离得那么近,单独开辟一间墓室放置,似乎对它很有感情似的?”

郑伟细细想了想,觉得这似乎有些矛盾,难以回答。

然后又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

“老师,我觉得魏太祖不像是那种会钳制思想发展的人,史料记载,魏太宗是在魏太祖的建议下办设了算术堂和格物堂,科举考试也是魏太祖开创的。

不只是考儒家经典也是魏太祖决定的,甚至最早的火药武器都是魏太祖制造出来的,这样一个具有开创进取精神的人,会做出钳制思想发展这样的事情吗?”

郑伟又站了起来,推了推自己的黑框眼镜。

“我认为二者并不矛盾,魏太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扫平乱世建立帝国,确立他自己的地位,废除察举建立科举,就近些年的研究来看,是魏太祖为了打击士族、巩固皇权而做出的决定。

他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以及郭氏皇朝的延续,才做出这样的创新,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他可能会赞同思想和科技的发展,可一旦思想与科技的发展威胁到他的统治,他还会这样做吗?”

学生们听了觉得有理,点头的为数不少。

郭鹏也一直笑着。

于是郑伟有了信心,接着说道:“如果魏太祖真的有心推动科技和思想的发展,在封建时代,就等同于自己造自己的反,自己革自己的命,他要是真的这样做了,他就不是封建帝王了,他也不会建立起一个四百年的帝国了。

应该说,在利于统治的框架内,魏国皇帝是乐于见到科技和思想的发展的,可一旦这种发展威胁到了皇权统治,危及到了皇权的根基,魏国皇帝一定不会手软,魏德宗嘉定六年封禁格物堂,就该是这么一回事。”

学生们听了,也纷纷点头赞同。

魏德宗嘉定六年,魏国第六代皇帝德宗郭谦下令封禁格物堂。

又将时任格物堂堂主、著名的古代数学家、天文学家岳松下狱论死,格物堂十几名学者受到牵连,也被下狱,前后受到牵连的学者、官员有五十多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